廣和中醫的三個療程如下:
第一階段:循序漸進停用西藥
西藥抑制皮膚疾病,因此,一旦您停止使用西藥,大多數情況肯定會惡化。因此,停用西藥是要表現出皮膚病的原始外觀,這通常是需要心理建設
因此在治療開始時不要停止使用西藥,無論是外用還是內用,然後在病情穩定後慢慢停止使用西藥。
從每天一次更改為每兩天一次。每天一次,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西藥的使用。
第二階段:中藥介入治療
經過第一階段後,並逐漸移至第二階段。此時您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皮膚疾病有很多干擾因素,因此在第一次就診時醫生要求改善飲食和充足睡眠
但是大多數人很難完全戒掉誘發皮膚病的食物,因此效果無法立竿見影。
或者,晚上工作超過12點才真正上床睡覺,而且身體沒有很好的休息時間,即使有效,也很慢。
病程越長,皮膚上累積的毒素越多,因此藥物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才能有效。
根據經驗,此時有80%的患者在沒有良好溝通的情況下放棄。真可惜,因為在此期間,症狀將開始改善。
第三階段:改善就在眼前
如果您可以堅持到這一階段,症狀將開始改善,皮膚過敏或是紅疹的範圍會開始減少。
皮膚的改善是顯而易見的,並且很難逆轉。有時你可能覺得血壓與皮膚無關,但是控制好血壓更好,反而皮膚自然會好轉,這也意味著血壓是皮膚炎的根本原因。
在我們的實際治癒的案例中,許多人都是漸漸捨棄西藥,轉向中醫治療,都獲得不錯的效果,而且復發的機率相當低
因此透過我們數十年的行醫經驗,讓你獲得改善各類皮膚炎的機會!
請立即尋求廣和中醫的協助,我們為您客製化專屬改善計畫!
廣和中醫診所位置:
廣和中醫深獲在地居民的一致推薦,也有民眾跨縣市前來求診
醫師叮嚀:病狀和體質因人而異,須找有經驗的中醫師才能對症下藥都能看到滿意的減重效果。
廣和中醫數十年的調理經驗,值得你的信賴。
WEDE46156FRE18EWCDW8CE |
內容簡介
不了解人性,就不可能了解市場!
★暢銷書《行為投資金律》作者另一鉅作!
★2019年「公理商業圖書獎」(Axiom Business Book Awards)金獎作品!
你知道嗎?
‧你的大腦其實是一個脾氣古怪又任性的老頭!
‧猴子、烏龜甚至是一塊石頭,都可能比你還擅長金融投資!
‧有尿有保庇,做重大投資決定前最好還是去上個廁所吧!
‧在市場裡,「太愛自己」不但不會讓你有艷遇,還很有可能讓你花大錢喔!
‧你窮極一生所追尋的財富和金錢,其實一點價值都沒有!
在黨同伐異的社會中,股票市場卻是一個例外的存在。我們天生就想融入環境,力求適應,但投資要求你特立獨行;我們天生會想保護自我,但要在投資市場上成功就要能夠顛覆自我;我們天生被設定為能提問:「為什麼?」,但在市場上,你更要學會提問:「為什麼不?」
●成為一位行為投資人,就要把你過去學會的都消除乾淨,你越是少動、就能獲得更多;你越不去凸顯自己的特別,你才會越是特別!●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丹尼爾.克羅斯比在《非理性效應》中,從社會學、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等角度出發,再以寓言式的敘事筆觸,來探討投資人行為。財富不只是財務、金融,它也跟心理層面大有關係。
本書即是針對金融財務提供最豐富也最全面的心理學涵義,同時也是增加財富、增長知識的最佳讀本。你將從書中接收到行為投資的最新資訊,並對於自己的投資行為進行全面檢驗;你將發現,自己前所未有地貼近市場,並更了解人類是怎樣的動物!
多數投資人這麼看投資市場
「這個世界其實就是一隻大烏龜背著一個大盤子,」老太婆繼續說:「烏龜就站在另一隻烏龜上頭,一隻站著一隻,一直站上去!」
投資人最好的情緒管理方式
古希臘的民間故事說,希臘伊薩卡國王奧德修斯想到一個避開危險女妖誘惑的方法:他把自己綁在桅杆上,然後叫水手用蜂蠟塞住耳朵。
一分鐘投資成果背後要花費的功力
畢卡索在寫生時,有粉絲很驚喜地走過來請大師為她畫畫,大師很快就畫好簡單肖像給她,然後說:「五千美元。」這價錢驚呆了她,於是她提醒大師這只花了五分鐘!大師看著她的眼睛說:「不,夫人,這花了我一生。」
我們與股災的距離
假如火雞只看歷史記錄的話,那牠完全不曉得自己有朝一日要大禍臨頭。因為飼主每天就是著帶水和飼料過來啊,根本沒想到他有一天會帶著斧頭過來!
名人推薦
非常理性推薦:
Mr.Market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王伯達/財經自媒體《王伯達觀點》
安納金/暢銷財經作家
陳志彥/副總裁的理財日誌版主
陳鳳馨/News98 財經起床號節目主持人
財報狗/台灣最大的基本面資訊平台與社群
雷浩斯/價值投資暢銷財經作家
愛瑞克/知識交流平台TMBA共同創辦人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總編輯
諾琳.畢曼/布林克基金公司執行長
(以首字筆畫排序)
好評推薦
這本著作是我近年來所閱讀的近百本投資理財書籍當中,最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一本!——安納金
本書是難得的佳作,是心理學與金融學的智慧結晶,我願意推薦給更多的人。——陳志彥
我們往往高估自己的自制力,實際上不管你學過再多的知識,都很難避免心理偏誤。《非理性效應》整理了投資心理學的最新研究,透過本書,你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從而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相信每位讀者都能從這本書找到樂趣和精進自己投資決策的方式。——財報狗
很少有討論金融財務的專業書籍,既能提出質疑、刺激大家思考,又能讓人看得哈哈大笑,這本《非理性效應》就是這樣的著作。——諾琳.畢曼
作者介紹
丹尼爾.克羅斯比 Daniel Crosby
丹尼爾.克羅斯比博士先後在楊百翰大學及愛默里大學接受正規教育,畢業後成為專業心理學家、行為金融專家及資產管理人,將所學運用在金融產品設計到選股上,以市場心理學的觀點加以分析研究。他是《紐約時報》暢銷書《Personal Benchmark》的共同作者,也是 Nocturne Capital 公司創辦人。在行為金融領域,他一向站在最前端,經常在《赫芬頓郵報》、《風險管理雜誌》以及網路媒體「WealthManagement.com」及「Investment News」專欄發表獨到心得和想法。
譯者簡介
陳重亨
淡江大學國貿系畢業,曾任《財訊快報》、《經濟日報》編譯,譯作散見於財信、皇冠、時報、遠流、臉譜、麥田、新星球、聯經、今周刊等出版公司。譯有《行動的勇氣》《鍵盤參與時代來了!》《忍耐力》《獲利的法則》《自食惡果》《大緊縮》《失控的撙節》《正如身體駕御意識》。
目錄
推薦序:心理學與金融學的智慧結晶/陳志彥
推薦序:你的決策不是最好的決策/財報狗
推薦序:不先了解自己,就無法財富增長/諾琳.畢曼
自序:為了大無畏的夢想
第一部:行為投資人
第一章:猴子與投資人的差別
編造故事的能力
越愚蠢的思考習慣越有利社交
資本市場的那隻烏龜
第二章:打開投資人的大腦
大腦,是任性的糟老頭
一碰到錢就失常
你只記得開頭與結尾
人類對於金錢永遠不會感到滿足
大腦習慣追高殺低
第三章:你了解你的身體嗎?
為什麼我們投資會吃癟?
財務成功的祕訣:先去尿尿
壓力影響投資決策
對虧損的恐懼永遠不會消失
第二部:投資人心理學
第四章:活著,就一定會「膨風」
人人都愛舒適圈
不斷證明自己很厲害的渴望
你理性,因為這事與你無關
逆火效應
投資界最常忽視的名言:我不知道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平凡
第五章:以不變應萬變
維持不變的幸福感
人類都懶得用腦
不敢承擔改變帶來的風險
孩子是自家的可愛
最害怕的事,最可能成真
熟悉的甜味
第六章:投資人的眼睛都在看哪裡?
故事的力量
見血才是頭條
股票投資刺激人類的「故事大腦」
見樹不見林的大數據時代
以簡單規則掌握大局
噪音的好處
隨處都有的資訊不代表有用
第七章:快樂的人比較容易中樂透嗎?
情感,是我們的朋友還是敵人?
誰說人是理性的?
情感會影響機率評估
情感影響對時間的看法
消除情緒讓你發大財
情感會先於理性表現出來
適當的時候才運用情緒
第三部:成為行為投資人
第八章:行為投資人克制自我
(一)過度精確
(二)過度定位
(三)過度估算
對抗自我意識的工具
第九章:行為投資人克服保守傾向
保守傾向的來源
對抗保守傾向的工具
第十章:行為投資人磨練專注力
投資點子的三項測試
對抗注意力偏誤的工具
第十一章:行為投資人的情緒管理
克服情緒影響的工具:
(一)不要想打敗情緒,而是融入情緒
(二)沉思冥想
(三)管理強烈的情感
(四)自動化、自動化、自動化
(五)學會辨識情感
第四部:建立行為投資組合
第十二章:投資的第三條道路
被動式投資法:量化測定就搞砸
主動式投資法:客戶的遊艇在哪裡?
第十三章:行為投資法以規則為基礎
直覺的證據
自由意志
意志力
第十四章:行為投資優先考慮風險
辛勞和麻煩
泡沫行情的類型
投資人的「聖人狀態」
信任但要核實求證
避免恐懼
規則和例外
第十五章:行為投資各有巧妙不同
最後一個打擊率四成的球員?
技巧包裝下的運氣
運氣及其影響
第十六章:檢視行為投資因素
價值的驗證
動能的證據
反身性:價值和動能共舞
結語:忍到最後
序
掌握正確的投資心法,享受優遊自在的人生!
這本著作是我近年來所閱讀的近百本投資理財書籍當中,最眼睛為之一亮的一本!
首先,此書並不是市面上那種有許多線圖和數據圖表的投資書籍,而是少數以文字為主,深談投資心法的作品。在市面上將近八成都在談論投資進出與選股技巧的書籍中,由老手們透過豐富的實務經驗所寫下的心法指導,更彌足珍貴!
其次,作者生動的說故事能力,彷彿用著《人類大歷史》作者、知名歷史學家哈拉瑞的筆調,以幽默風趣的文字描繪出投資人所面對種種現實難題,再以他身為一位優秀的資產管理者結合心理學家的專業視角,提出解決之道。
他是當今市場上少見能夠兼備文學家的氣息與投資專業素養於一身的作者,誠屬稀有,令人欽佩!
作者巧妙地揉合了人類歷史學、生物學、神經科學、心理學和哲學,娓娓道來金融市場的人們所表現出的那些「不能確切指為愚蠢,但也談不上智慧」的各種行為與習慣。幫助讀者理解前因後果與殘酷現實之外,他文筆犀利自由穿梭於過去人類歷史與最新現代投資實務發展之間,解答許多散戶投資人遲遲未能解開的難題,這是此書最值得一看之處。
有關投資組合運作方面,作者以他個人在投資實務業界的豐富經驗,融入博覽群書所獲得的智慧交叉比對。他提出,儘管投資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但匯集相當分量的證據指向一些共同的方向:
‧系統優於自由裁量權。
‧多元分散與信念可以並存。
‧為泡沫行情破裂做好準備,但不必過度在意。
‧如果是說到資訊的話,少就是多。
‧要找出證據、理論和行為根源。
以上幾點,正是我長期在市場當中所傳達的信念。尤其是系統優於自由裁量權,以及找出證據、理論和行為根源方面,我主張投資的PDCA:事前觀察與分析(Plan)、記錄決策判斷依據並確實執行(Do)、事後回顧與檢討(Check)、據以改良(Action),這樣不斷而且有紀律地將PDCA日復一日的執行,這個輪子隨著啟動輪軸滾動得愈多次,所累加的成果會產生複利效應,而許多高手實力的累積以及投資系統的穩健性就是這樣不斷提升的。
我強調,每一位投資人一定要花心思在建構適配自己投資哲學、習慣的操作頻率與風險承受度等穩固可靠的基礎架構上,才能支撐起一套屬於自己的投資決策判斷系統,才能真正達到財富自由的基礎。
不要試圖帶上別人的眼鏡去看行情,因為適合他人的眼鏡度數很少會適合我們,也切勿直接套用別人的系統,因為所謂「投資的聖杯」,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就像灰姑娘的玻璃鞋也不是人人都合腳。
我所認識的好幾位在四十歲左右就能夠在投資市場賺夠財富而享受自由的優秀投資者,都花很少時間在雜訊上、但以更多時間在檢視強化屬於自己的一套系統。
事實上,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甚麼(見自己)、認清市場運作背後的基本原理(見天地),投資人並不需要很多的資訊,這就是「少即是多」的真理。
最後,我衷心期盼每一位讀者和投資人,都能夠透過此書的協助,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套投資哲學,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掌握正確的投資心法,便能享受清閒而優遊自在的人生!
願善良、紀律、智慧與你我同在!
暢銷書《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實戰書》、《高手的養成》、《散戶的50道難題》作者
推薦序二
心理學與金融學的智慧結晶
「隨著年紀越大,我已經無法像年輕時那樣做快速的心算,但我現在比二十五歲或三十歲時的自己更了解投資人的行為了,這很重要!」——巴菲特
看過美國的電視劇《金融之戰》(Billions),描述的是華爾街兩大重量級人物之間的鬥爭:正直強悍的美國檢察官查克,與天才型避險基金大亨巴比。而在兩位男主角之外,女主角溫蒂的表現也很亮眼。
在劇中,溫蒂與查克是夫妻,但她也在巴比的避險基金公司上班,三人間錯綜複雜的糾葛,讓兩位男主角之間不僅僅是檢察官與犯罪嫌疑人的關係那麼簡單。
然而,溫蒂在避險基金公司的職務才是我想要在這篇文章談的重點。溫蒂是公司裡的心理醫生,公司裡面特地配置了這樣的職務,對於台灣的人來說很新鮮也很陌生。畢竟在台灣,連心理醫生都不常見了,更何況是企業心理醫生呢。
可是,為什麼避險基金的公司裡需要心理醫生呢?
日理萬機的交易員隨手敲敲電腦鍵盤,就經手數億美元的金額,難道這些人有心理上的問題?其實這樣的說法也沒錯。
交易員們,確實有心理問題,而更準確的說法是,不僅僅是交易員,其實我們每個人,在投資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問題。
投資人尊稱為「證券分析之父」的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教授,在半世紀之前就曾說:「投資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巴菲特也曾說:「成功投資並不需要具備很高的智商,但需要有控制情緒的能力。」
這些偉大的人物都提醒我們,「人類的行為」才是決定投資成果的關鍵。但過去相關的知識很有限,這些警告也很難真正引起投資人的關注。
傳統上經濟學的理論都假設人是「理性」的,每個人在做決策的時候都會理性地考量自己的最大利益後,再來做選擇。然而這樣的假設,卻不符合我們的生活經驗,實際上我們總是看到人們有太多不理性的行為。
於是,一群經濟學學者開始挑戰傳統經濟學的這個理論假設,特別結合了心理學上的許多專業知識,形成了經濟學的一個分支——行為經濟學。
近年來已有多位頂尖人物以這方面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肯定,如二○○二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內曼(Daniel Kahneman)教授、二○一三年羅伯・席勒(Robert Shiller)教授和二○一七年芝加哥大學的理查・塞勒(Richard Thaler)教授。
經過這些年來的努力,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並認同人類是不理性的。而這研究也開始運用到了金融投資上,稱為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我一直都很關注行為金融學的研究,越深入探討,我就越能理解投資人失敗或成功的原因。
因此,我在十多年前出版第一本書的時候,就介紹了相關的概念。隨著網路普及,資訊流通,更多金融專業人士在網路上分享行為金融學相關的知識與應用,讓我們能夠對人們面對投資上所碰到的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
本書作者丹尼爾・克羅斯比博士,是近年來在行為金融學領域相當活耀的人物之一。他有很特別的資歷:他是心理學博士,曾經擔任過臨床心理諮商師,之後轉往金融業,主要的工作是協助投資顧問認知投資人在投資時的心理情緒問題。
丹尼爾博士所做的事情,就跟溫蒂所做的事情一樣。溫蒂在劇中協助交易員克服情緒問題進而提升投資績效,據我所知,在美國有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配備這樣的專業人員。
丹尼爾博士藉由自己在心理學領域的專業,協助金融從業人員掌握自身的投資情緒,而現在藉由他的這本書《非理性效應》,我們也將更認識「自己」。
丹尼爾博士點出,通常我們衡量投資的風險時,標準的教科書會告訴我們有兩種投資風險,分別是系統風險(或稱為市場風險)與非系統風險(非市場風險),但還有另一個很關鍵的風險,卻鮮有人提及那就是行為風險,本書就是補足這個重要的部分。
本書一大優點,那就是閱讀起來很輕鬆愉快!
過去有些關於行為經濟學或是行為金融學的書籍,都是學者所撰,難免文句艱澀,一般投資人閱讀起來很辛苦。但本書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不論你是金融從業人員,或你只是單純想要幫自己創造良好績效,本書都是非常棒的參考書籍。
我收到出版社寄來的書稿之後,利用幾次在高鐵上的零碎時間就閱讀完本書,獲益良多,相信你也能夠花幾個小時就輕鬆閱讀完畢。我保證你在讀過本書後,對於投資將有更不同的想法,也能夠讓你的投資智慧更上一層。
本書是難得的佳作,是心理學與金融學的智慧結晶,我願意推薦給更多的人。
推薦序三
你的決策不是最好的決策
《非理性效應》不只是一本幫助你做好投資的書,更是一本幫你做好任何決策的書。
我們每個人,每天要做出三萬五千個決定,從早餐要吃什麼,到逛書局挑選哪一本書,都需要我們有意識或意識地做出判斷。可是,這些決定大部分都不是透過客觀的「好與不好」判斷,而是在不知不覺中,被各種因素影響。
近幾年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蓬勃發展,我們漸漸發現人類不如我們所想的理性,還常常做出不理性的決策。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這些不理性決策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例如當你無意識地跟著人群走出電梯,才發現這根本不是你要去的那層樓,你不會有重大損失,只是損失一點時間而已。然而,當我們需要做重大決策時,若能了解我們可能忽略的盲點,並有效地迴避問題,能讓你受益良多。
《非理性效應》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指出了投資上的各種盲點,並提供處理這些不理性行為的方法。
作者說他希望這本書成為有史以來最全面的投資心理學指南,而他也確實做了很多功課,他在書中整理了社會學、心理學、神經科學各領域相關的研究,讓我們更加了解大腦如何運作。有些實驗你可能曾經在其他地方看過,但很少有書整理得這麼完整全面。透過這些實驗,你也會訝異地發現,自己跟這些受試者並無不同,我們都沒有自已想的那樣理性和聰明。
幾年前,我剛開始接觸行為經濟學的各種認知偏誤,內心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學習過程充滿著慌張的情緒和壓力。我將自己代入了每個行為偏誤的例子,一再被提醒:「你做的決策不是最好的決策。」
如果你在閱讀過程中也有同樣的感覺,不用過度緊張。了解自己的缺點是一件好事,那代表我們有機會好好思考如何應對它們。
本書的第一部份和第二部分指出各種認知偏誤和障礙,讓我們理解外部因素和身心狀況如何影響我們的投資;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提供了方法供我們參考,讓我們有機會避免投資上可能發生的認知偏誤。
除了試圖減少自己的不理性決策,我建議讀者也可以嘗試去找出市場上的集體不理性決策的狀況。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市場是有效率與理性的市場,股票的價格可以合理反映其內在價值。但少數情況下,單一股票甚至是整體市場,可能發生集體不理性的狀況。這種時候,也許就是你的獲利機會。
如果想要善用這本書的內容,一定要參考書中的內容,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投資系統。正如作者所說:「我這本書其實濃縮成三句話就夠了:自動化!自動化!自動化!不管市場狀況如何,許多激動的情感元素都可以藉由嚴格遵守投資系統的規則來消除。」
我們往往高估自己的自制力,實際上不管你學過再多的知識,都還是很難避免心理偏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一套自己理解且相信的投資系統,然後持之以恆地使用它。
《非理性效應》整理了投資心理學的最新研究,透過這本書,你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從而發揮自己的最大價值。
相信每位讀者都能從這本書之中找到樂趣和精進自己的點子。
推薦序四
不先了解自己,就無法財富增長
過去三十年來的大部分時間,我都是跟財務顧問和投資人一起工作。在這段期間,我見識過市場的暴漲暴跌、泡沫炒作和崩盤重挫;現在我堅定相信,投資行為的掌握才是成功與失敗的區別。我在華爾街跟一些最聰明的人一起工作過,根據這三十年來的經驗,我有信心這麼說:如果投資人不先去了解自己,再好的投資智慧都沒用。任何一種獨特的投資方法,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行為投資。
二○一二年,我開始跟丹尼爾.克羅斯比博士合作,當時他是要為我們公司建立一套系統架構,幫財務顧問捕捉複雜多變的「行為特徵」,找到能夠協助客戶帶來優異投資績效的穩定行為。由於這項合作非常成功,我們後來又更加深入探索行為金融學,繼續跟丹尼爾合作,創辦「TCO成果中心」(The Center for Outcomes),針對那些尋求投顧服務但遵行率不及五成的客戶進行指導訓練。各位要是光聽不做,再厲害的投資建議也發揮不了效果!
這本書談到的許多觀念,都是結合多年來實際工作經驗,和投資方面的心理文獻徹底融會貫通而成。只有透過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我們才能保護投資人免於最大敵人的侵擾——也就是他們自己。
閱讀新書,我最喜歡的是那種踏進未知領域的感覺,不知道自己將要學到什麼新東西。我會不會開始懷疑那些我過去珍視的想法?看完之後,我會不會獲得一些改變生活的新資訊?雖然有很多投資書籍都在炒冷飯、老調重彈,但這本《非理性效應》可是提出了全新規畫和投資新典範的願景。
丹尼爾筆走龍蛇,旁徵博引,令人眼花撩亂,目不暇給。雖然有時讓人覺得怪異,但資訊含金量高超豐厚。不管是把猴子和金融市場做對比,或是從醜陋的德國小鎮談到我們總是安於現狀的偏好,《非理性效應》都能讓讀者輕鬆理解這些現象背後的複雜原理。讀者也會深深相信,如果不先了解「人」,就不可能了解市場,而丹尼爾正是指引我們穿越人性迷宮的絕佳引導。
丹尼爾透過科學和歷史的分析,清楚表明我們人類的大腦雖然演化精密,在生物界中無可匹敵,但是對於長期投資還是非常不適合,存在許多缺陷。人類雖然是地球上演化最快速的物種,但是對於現代生活的各種需求,也還是沒有完全做好準備。而這本書最大的希望,就是檢視那些我們最容易屈服的心理陷阱,為那些行為缺陷找到解決方案。
《非理性效應》以幽默、智慧和最重要的熱情,提供一系列思考和想法,豐富我的生活,也豐富了我的財富。那些最好的投資書籍都明白,如果不先了解自己,就絕對別想財富成長,而《非理性效應》正是帶來金融新觀念的最佳典範。
很少有討論金融財務的專業書籍,既能提出質疑、刺激大家思考,又能讓人看得哈哈大笑,這本《非理性效應》就是這樣的著作。我相信各位也會跟我一樣,發現它既有趣又有力!
布林克基金公司(Brinker Capital)執行長
自序
為了大無畏的夢想
高貴的讀者,我希望這本書在資產管理心理學方面,是有史以來最全面的指南。這個目標肯定非常大膽,但我認為像寫書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一定要有大無畏的夢想才合適。
為了滿足它設定的全部標準,《非理性效應》在具體的投資組合建構之前,要先對人性進行全面考察。我們要先深入了解人類的決策模式,才會知道要怎麼做投資。
本書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從社會學、神經醫學及生理科學等角度,全面檢視妨礙我們做出明智投資決策的各種障礙,並提出深入淺出的說明和解釋。讀者從這部分的討論,可以更深入理解外部因素如何影響我們做出選擇,因為對於自由意志探討的新發現,也讓我們在決策時感到些許不安。
‧第二部:討論影響投資行為的四種主要心理傾向。雖然人類行為無疑複雜多變,但在投資脈絡中,我們的決策選擇大都還是受到四種因素之一的影響。這部分的討論會讓讀者更加了解自己的行為,更加謙虛,並獲得觀照全局的視野。
‧第三部:根據第一部及第二部的探討和理解,提供實務方法克服前幾章談過的一些問題。讀者讀完這部以後,或許對自己的信心不像過去那般強烈,甚至對於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難以捉摸的不確定性,而感到不安。但是大家不必太膽心啦!我保證這樣的理解到最後反而會帶來許多幫助。
‧第四部:我們要提供一種與時下主流的各種主動或被動式的投資方法完全不同的「第三種」投資方式,同時也要提出一套與行為缺陷和現實脈絡更為契合的財富管理架構。讀者會更深入了解各種流行投資方法的心理基礎,諸如價值投資法、動能投資法(momentum)等,並且知道為什麼各種成功的投資方法必定都以心理學為其核心。讀完這部分的讀者,或許會想要徹底翻新整頓他們目前正在使用的投資方法,而這很可能就是各位應該要做的事。
認真思考起來的話,財富不只是財務、金融,也跟心理層面大有關係。我衷心期盼這本書能帶給各位多重而深入的理解,不但增加知識,提升投資報酬,同時也讓你的生活更有樂趣。
獻給我們的遠大目標!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9054317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7 x 23 x 1.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為什麼有時候,我連早餐都還沒吃,就出現六件根本不該發生的事情啊!」
─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愛麗絲夢遊奇境》(Alice in Wonderland)
想像一下,你坐在豪華客機的頭等艙,馬上就要開始延宕已久的夏威夷假期。為了今天順利出遊,你前一晚一直忙到深夜,如今癱在豪華座椅位上接受空服員的迎賓美酒,感受到脖子和肩膀上的緊繃僵硬漸漸舒緩。更妙的是,你身邊就坐著一個超有魅力的美女或帥哥,你們繞過機上尋常的客套與拘謹,馬上談得熱絡投契。這趟旅程一開始就讓你覺得時間過得飛快。
航行一小時後,飛機偶爾碰上亂流。這也不完全是壞事,因為你和鄰伴一起抓緊扶手時,正是兩個人的手相互碰觸的好機會。一起發出的笑聲消除了恐懼,然而隨著騷動持續,你開始擔心這可不像尋常的風暴。你環顧四周,發現空服員的臉上似乎也有類似的隱憂,他們的一舉一動,好像都帶著某種目的。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暴風雨似乎越來越強,飛機的每次顛簸起伏,都讓你覺得好想吐。剛剛氣定神閒的機長廣播,現在充滿了恐懼。當你發現機身傾斜而且晃動不止時,廣播也隨之尖叫:「抱頭彎腰!準備迎接撞擊!」
當你恢復意識的時候,發現自己距離燒焦的飛機殘骸約一百公尺,匆匆檢視四周之後,更發現最糟糕的狀況:大家都死了,只有你還活著。你兩手抱頭,心裡七上八下,腦子裡穿梭跳躍過一千種畫面:「再來又會怎樣?」但很快就聽到一種不尋常的聲音打斷思慮。
那是爪子抓搔的聲音。更大的抓搔聲。砰!
你的眼睛盯著這片陌生環境,直到發現騷動聲音的來源,那是已經摔壞的籠子,上頭帶著「亞特蘭大動物園財產」的牌子。最後,籠子的主人終於現身:是一隻安哥拉疣猴(Angolan Colobus)。
古人四大「奇技淫巧」,有皇帝沉迷此道險些亡國,但技藝流傳至今。 第一大——母子凳 ... 在母子凳裡面沒有什麼古代黑科技,但是他反映了古人對器物另一個角度的思考,充滿了人情味。古代老百姓普遍以務農勞為生,就算是生了孩子的農婦也要跟著丈夫在田間干農活,可是帶著孩子干農活不方便,把孩子獨自留在家中又不放心!這種情況下,母子凳應運而生,當母親需要干農活時,就把母子凳翻到側面,供孩子休息,母親一邊干農活,一邊帶孩子;而母親需要休息時,只用抱起孩子,再順手給母子凳翻個面,就可以一邊坐著休息,一邊哄孩子,幹活與帶孩子兩不誤,在現在的農村仍有變種的母子凳! 第二大——七巧桌 ... 七巧板你肯定見過,那七巧桌你見過嗎?七巧桌是我國極其少見的古代家具,它由七組各具角度的桌子組成,它們像七巧板一樣,可以變換出幾十種的形狀,以適應家中各種情況。例如請客吃飯,3個人可以拼成三角形、4人可以拼正方形、6人更是可以拼成六邊形!這種家具組合,單獨拿出來可以充當家中的裝飾品,顯示主人的品味,拼在一起又極其實用,是華夏七巧板這樣的益智玩具在家具上的體現,現在部分人家還有這種獨特桌子。 第三大——圓角櫃 ... 現在圓角櫃是典型的明式家具,但實際上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有它們的身影,流行區域遍及大江南北。圓角櫃最大的特點就是它上小下大外部的造型,這種整體造型,符合人們的視覺落差,極具美感。並且,圓角櫃的側面也是上小下大的造型,柜子後腿上部收得少,前門收得多,一旦安上櫃門,柜子的重心就往裡偏,開櫃門的時候要用力,可一鬆手櫃門就會自動閉合,極其實用。如今這種技藝,還常見於各種家具之中。 第四大——傀儡! ... 傀儡最早見於《列子·湯問》,在漢代用於喪樂及嘉會,隋唐用於表演故事,宋代盛行一時,光細小的分支就有杖頭傀儡、懸線傀儡、藥發傀儡、水傀儡、肉傀儡等等。傳聞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就極愛此道,除了讓手下把輕木雕鏤成海外四夷、蠻山仙聖及將軍士卒的樣子,還自己動手雕刻各種小木人,在《酌中志》中就詳細記載了木匠皇帝對傀儡戲的喜愛和明朝水傀儡的表演流程。歷史上的朱由校沉迷於鑽研各種奇技淫巧,讓魏忠賢掌握了朝政大權,使得大明江山一片混亂,留下了亡國的禍根!明朝滅亡之後,皇親國戚倒了一大批,但這種技藝卻流傳了下來。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DnMK2jg.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27908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大雅皮膚過敏中醫診所推薦平鎮疥瘡中醫診所推薦南崁皮膚過敏推薦有效的中醫診所烏日膿痂疹/膿瘡中醫診所推薦
中壢網友都推薦的皮膚科中醫診所 沙鹿血管瘤中醫診所推薦 沙鹿鬱血性皮膚炎/鬱滯性皮膚炎治療有效的中醫診所治療效果不錯的潭子皮膚科中醫診所推薦 台中體癬推薦有效的中醫診所 后里白斑中醫診所推薦台中這間皮膚科中醫診所很大推 龍潭接觸性皮膚炎中醫門診 楊梅天皰瘡推薦有效的中醫診所ptt皮膚科中醫診所推薦 神岡尿布疹中醫診所推薦 豐原臉皮膚炎中醫診所推薦